珍罕无伦: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雍和宫中的佛像
点击:365次 日期:2024-04-08 11:14
雍和宫自18世纪清朝帝王行宫改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算起,已有近250多年历史。
雍和宫是融满、汉、藏、蒙风格的古代建筑群,尽显佛门圣境之庄严而不掩皇家宫院的帝王之气,历尽沧桑至今保存完好。历史上,雍和宫曾是清朝雍正、乾隆两代帝王的在潜之居,康熙三十三年(1694)始建,雍正登极后改为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改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雍和宫的“宫改寺”,与清初帝王的治国方略有直接的关系。满族统治者的祖先,曾经是被长城阻隔的北方少数民族。由于他们是以金戈铁马突破万里长城而入主中原,因而对依仗筑造长城而防止边患的策略有独到的见解。
康熙帝在1691年的一份上谕中写道:“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故而清政府实施了一条“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移其宜”的方针。其以“兴黄教”、“安众蒙古”、“定国家清平之基于永久”的举措显示出治理一个多民族的东方大国的智慧。同清代修建8万座佛寺的举措一样,雍和宫的“宫改寺”正是上述方针的体现。适宜的民族宗教政策,使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情感与凝聚力成为一条无形的纽带,穿越延续千年的坚硬、冰冷的砖石长城,将蒙藏等兄弟民族与中央政府紧密维系在一起,形成并稳固了清王朝统治时期多民族统一的历史局面。
西藏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自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在西藏取得统治地位,并向蒙古等地区广为传播。在内地则逐渐形成了北京、承德、五台山三大藏传佛教中心。由于雍和宫曾为帝王行宫的特殊身份,改成格鲁派寺院后,备受清廷重视,实际上获得了内地藏传佛教中心的地位,亦成为清政府管理藏传佛教、处理蒙藏问题的政治机构。作为皇帝的御用家庙,雍和宫不仅负责帝王的宗教生活,而且承担了培养“尊国政、谙例律、知举止”的宗教人才的重任;贮存了一批在京听命于朝廷,赴蒙藏能为皇帝办事的高级僧人。这样,雍和宫就成为中原地区联结青藏高原、蒙古草原的一条宗教纽带,成为满、汉、藏、蒙等兄弟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人才交流的一座桥梁。
雍和宫是中国著名的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藏有10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各个朝代的佛像,及14世纪早期以来的唐喀、法物、法器、纺织品、民族生活用品、明清家具等大量文物。这些文物,有的是清代帝王的宗教生活所用;有的是蒙古、西藏及内地高僧大德往来酬谢之馈赠;有的是皇帝给予寺院高僧的颁赐;还有许多是西藏上层人士、历代达赖、班禅进献给皇帝和本宫的贡品、礼品。
雍和宫博物馆的馆藏佛像多为18世纪所制,以清乾隆年间为最,也有其他时期的作品。由于乾隆时期尚值清盛世,且乾隆帝本人精通佛学,尤崇藏传佛教,故而这一时期的造像工艺制作精良。大到华贵端庄的檀木大佛,小至秀美平实的寸许铜佛,均具有很高的艺术品相。
雍和宫的佛像从佛教修行次第上可分为显宗造像与密宗造像两种。显宗造像面目清丽,表情平静、和悦,比例舒展,故称“慈祥像”或“寂静像”。密宗造像多为表情今人恐怖、惧畏的“愤怒像”,又称“寓言像”。从身份分类上,又有上师、本尊、佛母、佛、菩萨、罗汉、护法等部类,每类造型各异,自成一体。
雍和宫的佛像从制作工艺上又可分为:
铸像
质地多为铜铸。雍和宫殿的五尊佛像即是。其中三尊为坐像,即通常所说的三世佛。造像依标准法度,华贵端庄。还有数尊带款识的铜铸塗金像,法轮殿内的释迦牟尼佛像是其中的代表作。此像身高40厘米,通高110厘米,面部双眉高挑,间饰白毫,鼻梁挺直,胸部丰满,衣纹呈水波状,双手做说法印。背光后面依次刻有汉、藏、满、蒙四种文字,道明此像于乾隆十年(1745)经西藏郡王颇罗鼐挑选,交七世达赖喇嘛认定后由驻藏大臣索拜至京城奉旨供奉于雍和宫。其上还有乾隆赞诗一首。造像手法带有印度早期艺术风格,并多有藏区特点。昭佛楼内铜铸旃檀佛像也很精美,系造办处仿弘仁寺旃檀佛像铸成。其上身着掩腋衣,外披通肩袈裟;衣纹在胸前如半个同心圆一样层层密集,像打湿一般紧贴于身,为典型旃檀佛造像样式。
锤蝶像
俗称铜打胎,即以薄铜板锤打而成。时轮殿内的时轮金刚双身像即是锤磔像中的精品。此像高210厘米,乾隆年造。其头有四面,身具二十四臂,削肩细腰,造型多有西藏地区特点。
泥塑像
其内施以木骨架,并缠绕绳麻,外面由粗至细层层敷泥,再行彩绘。雍和门两侧的四大天王像即为塑成后,以白地起稿,施沥粉贴金,并用拨金之术,在需露金之地贴金后以颜色涂盖,再以骨针拨漆划出花纹,露出金地,是中国佛像彩绘法中层次最高的上五彩。还有东配殿内五尊密宗像也为泥塑彩绘,造型朴拙粗犷,颜色单一纯洁,通身多为深蓝色,更显神秘之感。
紫麻脱沙像
又名夹狞像。此特殊工艺,先在木骨架外用泥土塑模;经数十道缠纱布、涂漆、细部捏塑的过程,泥胎外形成了较厚的漆布层;干透后,将泥土从底部掏出,再施金漆彩画。雍和宫殿内的十八罗汉像即属此种工艺制作。
木雕像
雍和宫的木雕像较多,如天王殿的布袋和尚、韦驮像、雍和宫殿的三叶冠观音菩萨,以及永佑殿的无量寿佛等三尊像、绥成殿的祖师像等。但最著名的要数万福阁的弥勒大佛了。此佛像主干系由一整根白檀木雕成,地上部分高18米,地下8米,共26米。这根白檀木是1748年至1750年间,由西藏七世达赖喇嘛作为贡品运至京城献给皇帝的,再由造办处雕刻而成。佛头戴五佛冠,遍体垂珊珞,面部表情庄严、肃穆。仰首瞻望,给人以高深莫测的意境。
雍和宫的佛像,融汉地造像艺术特点,及藏地、宫廷制作技术、皇家气派于一炉,弥足珍贵,居各类藏品之首位。
一、上师部
上师系指藏传佛教史中,在修行或弘法上有杰出成就的佛教祖师。藏传佛教将上师作为重要的皈依对象,认为上师与佛、菩萨及各大本尊是一灯相续而无间断。西藏谚语称:“无喇嘛上师,何以近佛。”说明上师不仅可以作为修法之体,同时还可起到授法的作用。
雍和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故对祖师造像多有供奉。宗喀巴像头戴桃形帽,左肩配饰为经典,右肩配饰为智慧剑,双手在胸前结说法印,两腿结跡趺坐。藏传佛教奉其为文殊菩萨的化身。
清早期莲花生大师
莲花生大师为8世纪时印度僧人,后入吐蕃传授秘法,降服吐蕃地方神灵皈依佛教,北宁玛派尊为祖师,是藏传佛教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清早期莲花生大师
清乾隆宗喀巴
宗喀巴(1357-1419年)原名罗桑热合巴,生于青海湟中县。他7岁出家,16岁入藏研习藏传佛教各派理论,在此基础上大胆革新,整顿教规,提倡显密兼修的理论,创立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并使其发展为西藏青海内蒙等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一支教派。
明代宗喀巴
1924年宗喀巴
这是雍和宫殿堂供奉的宗喀巴像中制作年代最晚的一尊。1924年由雍和宫大喇嘛白甫仁(蒙古族)等出面募捐筹银而造。造像面部宁静慈祥,巨大的火焰背光雕镂华丽,展立的大鹏金翅鸟和祥云中的天女使大师像显得格外生动。
清初期宗喀巴
清乾隆上师像
藏传佛教中把修行佛法取得成就的高僧大德尊为上师。
清乾隆一世班禅
一世班禅名克珠杰,是宗喀巴大师著名弟子之一,后被追认为第一世班禅。
清乾隆四世班禅
像座后有藏文题记。译文:“至尊罗桑却赞大师敬礼”。据此被推为四世班禅。该像具有扎什伦布寺造像特征。是西藏活佛馈赠雍和宫的礼品之一。
清乾隆六世班禅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第六世班禅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是年十一月圆寂于北京西黄寺。乾隆皇帝特塑宝像奉于雍和宫班禅楼
清七世达赖喇嘛
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生于青海里塘。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廷颁给他“振兴黄教普度生灵七世达赖喇嘛”金印,并颁金册十三页。雍和宫改寺时,塔参与选定“大利益佛”进京供奉,并特绘“佛本生记”唐卡41幅以示祝贺,后又不惜重金购白檀巨木送京,雕18米高弥勒大佛。
二、本尊部
藏传佛教密宗修行要求众生通过身、口、意“三业”清净,是与本尊三密相应的修习方法。这说明本尊像的地位和功用在藏传佛教寺院中是十分重要的。本尊像有单身、双身两种。双像裸体,象征清净无染,脱离尘垢界,表现的是方法与智慧双成,悲智和合、理智不二的最高佛理,其寓意十分深刻。雍和宫的本尊像很多,而大威德怖畏金刚是最具代表性的,其全身赤裸,有九头三十四臂,手中各执法器。其中,九头表示九部经典,二牛角表示真俗二谛理,三十四手加身、口、意“三业”表示修行的三十七道品……总体表现扫除魔障所显示的大愤怒、大无畏、大胜利的英雄气概。
清康熙大持金刚
即持金刚或金刚手,为噶举派崇奉的本初像。密宗认为这是释迦牟尼佛说法时所呈现的形象,是释迦佛的秘密化身,也叫秘密主。其双手胸前交叉分别持铃杵,一铃杵表示金刚部的菩萨摧毁魔障时的智慧和法力。
清乾隆金刚手
清中期大持金刚
清乾隆金刚萨埵
即金刚持,藏语为道尔吉森巴,象征坚固不坏的菩提心。造像肩宽体实,装饰精细,具蒙古地区造像特征。
清乾隆金刚萨埵
金刚持的另一种形象。称为双身金刚萨埵,是藏传佛教无上密宗之本尊。
明大威德金刚
造像厚实,细润,质朴,具有印度造像遗风,是14世纪至15世纪的佛像精品。
清乾隆大威德金刚
大威德金刚又名怖畏金刚,是格鲁派三大本尊之一。
清大威德金刚
清乾隆密集金刚
又称密聚金刚,是佛教密宗中的本尊,金刚面向搵怒,三头六臂,头戴五佛冠,左右二手分持法轮,金刚杵,利剑等法器,正面双手抱一面四臂的明妃,跏趺于莲花宝座之上。
清乾隆密集金刚
像背有题记:“乾隆敬装”
清乾隆上乐金刚
站立的双身金刚像,又称胜乐金刚,是藏传佛教密修的本尊之一。
明晚期上乐金刚
清乾隆上乐金刚
清乾隆时轮金刚
时轮金刚是藏传佛教无上密乘父续部中的本尊,也是时轮秘法的象征。四头十二臂二足,面相愤怒,主臂分持金刚铃和金刚杵,拥抱上下两面的金刚佛母。
清乾隆马头金刚
也称马头明王,是观音菩萨愤怒时的化身,在他红色竖立的怒发终生出的马头,突出了佛教本尊的威猛之像。
三、佛母部
因为人世间母亲的功德最大,故佛教以其比喻真如能生诸佛。“母”即指佛教的理体、真如法性、般若智慧。佛母又称度母、明妃,《大日经疏》载,“明是大慧光明……妃是三味耶义”,能破一切烦恼,增长一切功德。佛母的形象,在《造像量度经》中有详细的规定。雍和宫的佛母造像中,白度母、绿度母像最多。度母是“圣救度佛母”的简称。藏传佛教有二十一度母,均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白度母的面部、双手、双足共有七只眼,象征能关照一切众生,又称七眼女。绿度母可解除八种苦难,故又称救八难度母。雍和宫还有数尊大白伞盖佛母像,其右手所持白伞盖意为庇护众生之物,即以佛的净德覆盖一切,众生都能得到护持。
清乾隆绿度母
度母是密宗的本尊天女,依身色,标识,姿态不同,分为二十一度母。其中绿度母白度母最受尊奉。绿度母左手当胸,右手下垂,掌心向外作与愿印并各捻一长茎莲花于耳边绽放,象征克服八难,施众生予安乐。
清乾隆白度母
白度母面相端庄秀丽,体态婀娜,丰乳细腰,美丽动人。因佛母手心脚心额心还各生一眼,又名七眼佛母。白度母常与绿度母搭配供奉。
明绿度母
绿度母面相安详,身段比例匀称,线条流畅,衣纹写实且显现出丝织物般的质感,是仿汉地造像风格的佳作。
明绿度母
明绿度母
佛母眉目上扬,顶饰花冠,形象丰满秀美,舒坐在大仰莲瓣的圆台上,其足手面泥金,具有尼泊尔造像风格。
清乾隆白度母
白度母面圆体丰,健壮,厚实的身姿与精美细致的饰物形成对比,表现出蒙古地区造像风格及审美特征。
清乾隆绿度母
清乾隆尊胜佛母
尊胜佛母为三面八臂女性化菩萨,其手印与所持法器表示各种佛理。在藏传佛教寺院里,常把她和白度母同主尊长寿佛并奉在一起,以象征福寿吉祥,称作延寿三尊。
清叶衣佛母
叶衣佛母是密乘莲花部部主的明妃,其三面九目,面相愤怒,饰珠宝璎珞,桉树叶衣,右足上屈足心向内,左足下蹲足心向下,半跏趺于莲花宝座中央。
清乾隆大白伞盖佛母
佛母为一面二臂三目,喜悦相,金刚跏趺而坐,其右手作无畏印,左手当胸,持一柄大白伞,寓意以佛之净德覆盖一切,以白净大慈悲遍覆世界。
清乾隆光明佛母
光明天母有三头八臂,又名摩利支天,大摩利支佛母,其造像是一尊坐乘在由七只猪拉的宝车上的女性菩萨,其中一头为猪面,面容温和,造型奇特。
明晚期具音佛母
又名妙音天女,在藏传佛教中是代表智慧与文艺的女神,其坐姿两腿交立,双手做弹奏琵琶状,表情姿态生动。
四、佛部
在宗教和造型艺术上,佛的形象要具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诸如:头顶有肉髻,发呈螺形右旋,色绡青;额头宽广平正;双手下垂过膝部等等。佛像的塑造,基本上是依这些庄严完美的形象为标准。像雍和宫的数尊释迦牟尼佛像、阿弥陀佛像、药师佛像、弥勒佛像等,相貌相同,均衣袒右肩或通肩、结跡趺坐。这时,就要看其所结的手印来进行区别。因为手印象征佛的智慧与功德。常见的手印有:说法印、触地印、施愿印、施无畏印、禅定印等。
清康熙旃檀佛
即释迦牟尼佛。这尊像仿4世纪至5世纪时期印度笈多王朝秣菟罗地区造像特征,圆领通肩袈裟,衣褶呈波纹状如湿衣贴体,右手下垂掌心向外结与愿印,左手上扬结无畏印,属清宫造像佳作。
清早期释迦牟尼佛
这是一尊克什米尔风格的造像。佛着袒右肩袈裟,衣褶流畅呈凹楞状,镂空方台座,四角为刻花圆柱,中间一力士坐托举台面样,两边各有一狮,两侧跪供养人,方台上加厚垫,上有六组圆形团龙错银纹饰,台坐下沿刻梵文。
清康熙释迦牟尼佛
明早期释迦牟尼佛
唐释迦牟尼佛
面相长圆丰满,着通肩式大袍,具有健陀罗服饰特点,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握衣角,全跏趺坐,覆莲座上雕狮子方台,具有斯瓦特造像特征。
清早期释迦牟尼佛
明大日如来
普明大日如来的简称,是如来佛的化身之一。三面二臂,面目慈悲,神态安详,双手脐前捧十辐轮,双足跏趺于莲花宝座中央,莲座的覆仰两层莲瓣与众不同。
清中早期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梵文原意是“无量光”和“无量寿”两种意思。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终生往生那里。他的形象与释迦相似,双手平行叠放在趺坐的双膝上,称禅定印。手捧宝瓶或一钵。具有汉地造像风格,细腻精美。
清康熙长寿佛
长寿佛也称无量寿佛。藏传佛教认为无量寿佛是无量光佛的化身,为女性菩萨样。表情温润大方,双手做禅定印并捧一宝瓶,瓶中生出吉祥宝花。
清乾隆长寿佛
清乾隆弥勒佛
弥勒佛意译慈氏佛,是继释迦牟尼佛入灭后降生人间的未来佛。这尊雍和宫最大的木雕佛像为独木雕做,堪称一绝。
明药师佛
药师佛又称大医王佛,是为众生医治病苦,消灾延寿的佛陀。
清早期药师佛
佛面目慈祥,仪态庄严,身相为蓝色。
明不动佛
即阿閦佛的意译,也叫无动佛,无忿怒佛,无嗔挂佛,宽大的覆仰莲座上不动佛螺发高结肉髻,表情沉静,袒右肩,结跏趺坐,座前一金刚宝杵为其标志。
清早期不动佛
不动佛是藏传佛教金刚界五智如来中,住于东方妙喜世界的佛陀,代表大圆镜智。
元不动佛
系大日如来佛的化身之一。藏密义理以五方佛代表佛的五种智慧。宝生佛居南方,代表平等性智,身相金黄,做与愿印。
明宝生佛
清龙尊王佛
系如来佛的化身之一。龙尊王佛乌发肉髻.面相慈悲.头顶排列七条代表龙的蛇,双手于胸前施说法印。
清乾隆龙尊王佛
七条象征龙的长蛇由莲花佛座前盘入,在佛背后引身向上.扇形排开,构思巧妙生动”
元毗卢遮那佛
大日如来的化身.为五方佛之首。列坐时居中,代表佛的最高智慧法界体性智。全跚跌坐.手结智拳印,面相安详。薄裙贴体.莲瓣圆鼓.具简洁、圆润、典雅之美。
清乾隆宝月佛
即宝月如来,是常住十方一切世界的三十五佛之一。
清早期弥勒佛
佛装弥勒像。像左小臂处系明黄缎带,上书藏文并盖一方红印,缎带打结处以火漆印封。藏文译文:"济众呼图克图萨马德巴克西,水牛年四月二十日”。
清早期弥勒佛
清早期弥勒佛
弥勒造像样式有多种。此尊造像面目清秀,头戴宝冠,身着袈衣,为汉地做法。
明晚期弥勒佛
清中期弥勒佛
五、菩萨部
菩萨为“菩提萨埋”音译的简称,意译“觉有情”。指修行大乘六度,“上求佛道、下求众生”的宗教实践者。后人将凡是修法觉悟了的人都统称为菩萨,意为“觉有情”。菩萨的佛相端庄慈祥,衣饰华美庄重,头戴天冠、身披瑾珞、衣带飘曳、手贯环钏为其特点。藏传佛教所奉菩萨较多,形象也多变。仅观音菩萨就有双身观音,四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以体现其大慈大悲、救度苦难、普度众生的精神。
雍和宫殿内供奉的三叶冠观音菩萨像,为乾隆十年(1745)西藏郡王颇罗鼐为恭贺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院向乾隆帝敬献的。这尊造像表情文静典雅,造型简洁,身姿优美,细蜂腰,身体向左侧稍倾,呈活泼轻快之感,带有古代尼泊尔造像特点。
清乾隆文殊菩萨
释迦牟尼佛的上首弟子,又称"妙德”,是集诸佛智慧于一身的菩萨。一面二臂,面相和善.右手挥举智慧宝剑.左手捻托有佛教经卷的莲花,双跏趺坐。
清文殊菩萨
清乾隆文殊菩萨
藏传密教中文殊骑着绿鬃毛的白狮子,表智慧之勇猛;头高结五发髻,象征大日如来的五种智慧;宝剑表智慧之剑能断众生一切烦恼。
清乾隆文殊菩萨
姿态优美.面相坚定而含蓄。
明晚期文殊菩萨
清乾隆弥勒菩萨
清早期文殊菩萨
清康熙四臂观音
是藏传佛教中的智慧女神,观音菩萨的化身之一。其面相表情平和,一头四臂,主臂两手胸前做合掌印,另两臂以右手持念珠,左手持莲花,结跏趺坐。
元四臂观音
明四臂观音
清乾隆四臂观音
又称六字观音,是藏传佛教诸多观音形象中极受尊奉的一尊。
清乾隆千手千眼观音
系与十一面观音的组合体。八臂之身后,又增六层如扇面相对排开的千条手臂,表护持众生;每手一眼表遍观世间,又称大悲观音。
清千手千眼观音
明千手千眼观音
清乾隆八臂观音
观音法身像。十一面分五层具多种面相,分别为嗔面、慈面、寂静面及大怒明王的暴笑面,顶端一面为红色佛面,即阿弥陀佛化身。
清乾隆八臂观音
明早期骑吼观音
清乾隆除盖障菩萨
八大随佛弟子之一。
清乾隆八大菩萨之观音
八大随佛弟子之一,是集诸佛慈悲于一身的菩萨。
清乾隆八大菩萨之弥勒
八大随佛弟子之一。弥勒菩萨意译慈氏佛.是继释迦牟尼入灭后降生人间的未来佛。
清中期观音菩萨
西藏所进白檀木观音站像。姿态自然、服饰简洁。高耸的三叶冠,极具八九世纪尼泊尔造像风格。背光为铜质,雕饰精美’背光像高101厘米,后部金书汉、满、蒙、藏四种文题记。
宋观音菩萨
这尊菩萨造型拙朴简略,宽肩细腰大手,姿态略显僵硬,具有西藏13世纪早期作品的特点。
宋观音菩萨
线条简洁古朴,为11世纪仿斯瓦特风格。
清乾隆观音菩萨
明供养天女
六、罗汉部
罗汉是梵文阿罗汉的音译简称,系指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最早为十六罗汉,均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佛圆寂时嘱托,让这十六个弟子不入涅槃,永驻世间,弘传佛法。
《宣和画谱》卷二载:南朝梁画家张僧繇画过十六罗汉,应为有关描绘罗汉形象的最早记载。而五代贯休笔下的罗汉多为高鼻凹目的印度梵僧形象,生动传神。
北宋以后,开始盛行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的题材,并多用于造像艺术中。雍和宫殿内东西两侧的十八罗汉像,即有五官平缓、神情祥和的罗汉,又有粗眉大眼、丰颊高鼻、须发卷曲、神态夸张的罗汉,并以接近写实的手法塑造。在法轮殿内的“五百罗汉山”中的五百罗汉,是以各种金属制成,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而在万福阁一层东西两侧的木龛内供奉的彩塑十八罗汉像,造像风格与前两种不同,颇显古意。
清乾隆苏频陀尊者
十八罗汉之一,与自眷属七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俱卢洲。
清乾隆诺讵罗尊者
十八罗汉之一,与自眷属八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南瞻部洲。
清乾隆跋陀罗尊者
十八罗汉之一,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耽没罗洲。
清乾隆宾度罗跋罗惰阇尊者
十八罗汉之一,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西牛货洲。
清乾隆迦诺迦伐蹉阇尊者
十八罗汉之一,与自眷属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方迦湿弥罗国。
清乾隆迦诺迦跋哩阇尊者
十八罗汉之一,与自眷属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东胜身洲。
清乾隆迦里迦尊者
十八罗汉之一,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僧迦茶洲。
清乾隆伐阇罗弗多罗尊者
十八罗汉之一,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钵次拿洲。
清乾隆戍博迦尊者
十八罗汉之一,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香醉山中。
清乾隆半托迦尊者
十八罗汉之一,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三十三天。
清乾隆罗怙罗尊者
十八罗汉之一,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毕利飏瞿洲。
清乾隆那迦犀那尊者
十八罗汉之一,与自眷属千二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半渡坡山。
清乾隆因揭陀尊者
十八罗汉之一,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胁山中。
清乾隆伐那婆斯尊者
十八罗汉之一,与自眷属千四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可住山中。
清乾隆阿氏多尊者
十八罗汉之一,与自眷属千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鹫峰山中。
清乾隆注茶半托迦尊者尊者
十八罗汉之一,与自眷属千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持轴山中。
清乾隆迦叶尊者
十八罗汉之一,即《弥勒下生经》所说四大声闻中不在十六罗汉之内的一尊者。
清乾隆军屠钵叹尊者
十八罗汉之一,即《弥勒下生经》所说四大声闻中不在十六罗汉之内的一尊者。
七、护法部
又称护法神,即护卫佛法的神祇,分为世间护法和出世间护法两类。藏传佛教护法像造型奇特,种类繁多,千姿百态。雍和宫所藏护法像有四大天王、吉祥天母、大黑天、地狱主等像,而吉祥天母的影响很大,在藏传佛教中是重要的护法神,其形象与饰物各有寓意。头顶为橘红色头发竖立,表示愤怒;发上有半月,表明方法无上;左耳环为蛇,是愤怒的记号,右耳环为狮,表示听佛道;脐上有太阳,象征智慧等等。吉祥天母骑骡飞行于天上、地上、地下三界,故又有“三界总主”之称。
清早期六臂勇保护法
梵语玛哈嘎拉,意为大黑天,又译勇保护法。他是密宗大日如来的变化身,为众护法神之首。六臂勇保护法是其一种,还有二臂、四臂勇保护法。
清乾隆六臂勇保护法
六臂勇保护法的明显特征是身披一张倒挂象皮,左右两手抓象脚并握三叉戟和骷髅串,脖子上缠挂一条长蛇,象征他降服的威力。
清乾隆地狱主
又称降阎魔尊或阎罗敌,是文殊菩萨为降服阎魔王而变化的忿怒金刚形。佛是一尊长着牛头的护法神,英右手持举人骨棒,左手持带钩的索绳,赤脚踏一大牛(阎罗王)背上,牛身下压一代表作恶者的仰躺男人。
清乾隆吉祥天母
又名功德天,藏传佛教中重要的女性护法神,是被佛教吸收的原婆罗门教主神的护法。他是主生死、病瘟、善恶之神,其形貌凶恶可怖。
清中期毗沙门护法
是北方多闻天王的梵称。他身穿金甲,右手持伞.左手托一鼬鼠,表保护众生.护持众生财富。绿鬃卷毛狮子是其坐骑,怒目却不凶恶,紧闭双唇,表其坚定性格和护持威仪。
清乾隆四面勇保护法
是玛哈嘎拉的另一形象。他四面四臂,右手高举宝剑,左手举三叉戟、前两手持钺刀与骷髅碗,腰系虎皮裙,脚踏邪魔,呈安乐状坐于莲花宝座上。
清乾隆骑羊护法
是藏传佛教中特有的神祗。其一副铁匠打扮,铁匠炉的工具成为他护法的武器。他的坐骑是一头曲角长鬃的山羊。
清乾隆财宝天王
称布禄金刚,是财宝之神。与多闻天王不同的是他不穿甲冑,袒露上身,下穿裙裤,舒坐在莲座上,右脚踩一海螺象征能入海探摩尼宝珠。因身相金黄、又称黄布禄金刚,黄财神。
清乾隆白勇保护法
即身相为白色,一头三目、六臂、两脚的忿怒形护法。其主要特征是双腿直立,两脚各踩一匍匐小象,以寓护守佛法之壤如意安详。
清乾隆财宝天王
密宗双身护法,兼有财神之职。
清乾隆金翅鸟王
乃佛经所述天龙八部中六迦楼罗之一。其形象常在佛像背光中表现,比喻佛具慧眼,能观十方世界、五道众生,佛法威力无敌。
清乾隆尚龙护法
清乾隆白财神
是一尊略具忿怒形的骑在龙身上的护法神。寓意能取人间稀有珍宝。
标签:
相关阅读
NEW ARTICLE